
最近啊,Sui 上好多 MEME 涨得可猛啦,好多人还在 ETH、SOL 上聊那些叙事、PVP 的时候,Sui 上的 MEME 就已经很厉害了。
昨天我发推开玩笑说,AAA 就像是币圈的大 A 指数呢。
可今天早上,AAA 大幅回撤了,还带着 Sui 上的一大帮 MEME 一起回调。不过就算这样,我还是赚了挺多倍呢。
这儿给大家分享点我的思考哈。
为啥我一直以来胜率还挺高呢?
有两个重要条件是我参考的标准哦。
一是这个链或者这个板块资金和用户是不是在增加、在增长。
二是项目方或者庄家是不是还在投入阶段,现在处于啥阶段呢?
他们投入了大概多少成本呀,到啥程度他们才会考虑收回成本并且盈利呢?
这可能会让你更容易得到好结果哦。
我发现推上好多人用各种工具,分析各种逻辑,结果收益也没多高。
就好比啊,你去一个全是大学生、研究生 PK 的地儿,还不如找个刚开门,欢迎初中生都能进来玩的地方呢。
好多项目啊,往往等众多散户、投资者看到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派发阶段了。
就算是一些 MEME,组局、分配筹码还有派发的思路,在开盘前那些相关利益人员就商量好啦。
所以啊,可别盲目相信链上那些名人地址。
你很难相信一个人能抓住各个板块、各个概念的好机会,而他们的代价仅仅是在公共场合声称自己还没完成流动性退出(就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大号给小号抬轿子)。
你想想,创个小号用别人账户充钱搞老鼠仓成本大,还是你就因为自己懒,光靠那些容易得到的信息然后被收割的成本大呢?
MEME 其实就是金融世界的浓缩版、极速版模型。
情绪很重要呢,因为情绪也有价值。
不过情绪也得有初始的信息和资金去点燃,就像最近的大 A,那叫一个狂热。
要是用未来特别先进的眼光看现在的金融系统和玩法,可能也会觉得现在的所谓科技和一些叙事也就是个玩笑,也是个 MEME。
假设我们现在跟未来比是相对落后和片面的。
因为人们对价值的思考和认知在不断进步,人们能看到、能研究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MEME 玩家们总结出了各种不同的、自己擅长的小窍门,看传播速度啦、看持币画像分布啦、看想象力上限啦、看市值啦、看数据分析啦、看 WEB2 的热度等等。
但是 PVP 特别激烈的情况下,标的也越来越多,你很难看到 MEME 玩家除了给曝光宣传,还能给 TOKEN 带来啥别的帮助。
这也让我想到了社区和股权。
在 A 股呢,大于 200 亿以上的公司,波动就很小了,对于股东来说,他们可能也不追求这个公司有啥特别激烈的表现。
而在 500 亿以下的公司有时候有个玩法,公司高层相关的人、家族相关的人,因为以前主要是土地财政嘛,可能会买一个相对热门或者发展前景好的地皮,然后公开宣传可能开发成啥景区或者啥酒店产业。
接着利用一些友好的资源,把估值推高,然后被母公司收购,引发市场对母公司的想象,进而稳固、推动母公司巨头的股价上涨。
但是社区的筹码分布要是没有一个高能、高威望的人带领大家团结决策,或者是控筹多的领导者、小组,股权结构里也会出现股权分散导致股东意见不一致的情况,然后就会影响一些积极的尝试和决策推进,要么被否定,要么进度特别慢。
这是不是跟优质项目发 MEME 很像呢?
去刺激自己原本的生态和价格表现。但是好多 MEME 或者小公司后面表现不好,反而影响了母项目或者公司本身。
要是大家都这么干,那就会让人眼花缭乱,资金也会分流。
一个相对发展到瓶颈的链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优点是用户迁移、教育成本低,这条链上沉淀的资金多。
但是一个新的链呢,处于更早的阶段,选择少,资金集中,你要分析的样本就少,你就能更好地把握节奏,也不用那么紧张兮兮地玩 PVP 比谁跑得快。
SUI 的 MEME 我觉得还有机会哦。
SUI 的团队一些人偶尔会关注、评论、互动某个项目,进而带动了一些项目。我知道有做项目的朋友在聊一些扶持和勾兑的事儿呢。
最好的玩法还是官方明着暗着扶持出一两个明星项目,去带动整个生态,让投资者和项目方都知道这里好玩,而不是太早出现 MEME SUMMER,让投资者在这个新链上迷茫,觉得这里也眼花缭乱的。👗👉➩BNB0098
要让别的链上的玩家,提起 Sui 就能想起某个项目、某个 MEME、某个 IP、某个图形或者形象。
目前 Sui 上还没有这样的标的呢。
当年的 ICP 就是太早出现 MEME SUMMER,官方也没扶持明星项目,结果一个项目都没跑出来,也没有一个被人记住的。
大家就只知道 ICP 不行了。
多看看历史,反而能让你抓住创新哦,因为这样你会对真正新的东西有感觉,尤其是那种抓住了痛点的项目出现的时候。
#sui链 #大A香还是大饼香 #币安LaunchpoolSCR #你认为PeterTodd是中本聪吗? #SCR新币挖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