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又被孙宇晨搅得 “风生水起”。
先是花 620 万美元拍下一根香蕉,成功霸占各大媒体头条,大家都在惊叹这人是不是 “疯了”;紧接着又和火币创始人李林隔空互怼,牵扯出 3000 万美元的 “资金窟窿”,剧情比八点档电视剧还精彩。
在币圈摸爬滚打 8 年,孙宇晨就像个话题制造机,一举一动都能掀起惊涛骇浪。
与此同时,曾经的 “明星公链” EOS 却逐渐没了声响。
想当年,EOS 和波场(TRON)可是同时踏入币圈赛道,如今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活脱脱一部加密世界的 “双城记”。
CoinDesk 风波:孙宇晨的反击
美国知名加密媒体 CoinDesk 主编被开除这事儿,背后就有孙宇晨的身影。
之前,CoinDesk 一篇文章把孙宇晨和波场的负面消息全扒了出来,标题还特别吸睛 ——《我看着孙宇晨吃下了世界上最昂贵的香蕉,我真搞不懂》,满满的嘲讽意味。
可孙宇晨哪能咽下这口气?
要知道,波场可是 Consensus 香港大会的顶级赞助商,而 Consensus 大会是 CoinDesk 的重要收入来源。
一边收着钱,一边还骂人,换谁都忍不了。于是孙宇晨施压删稿,这一操作直接导致 CoinDesk 三名员工被解雇,其中就包括主编 Kevin Reynolds。
这事儿也让人看到孙宇晨在币圈的能量,他可不是好惹的主儿。
EOS 与波场:从 ICO 起步的不同命运
把时间拨回到 2017 年,币圈经历了 ICO 大爆发和 94 大暴跌后,进入 “监管清算之年”。
就在这一年,EOS 和波场先后入场。
EOS 开启长达一年的 ICO,募集到 42 亿美元,背后还有专业律师团队保驾护航,在监管层面早早做好准备。
虽说后来被 SEC 追究,可只交了 2400 万美元罚款,这点钱和募集的资金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而且 ICO 期间,主要受众是中国人和韩国人,中国 94 监管事件对它影响不大,开局堪称一帆风顺。
反观波场,就没这么幸运了。
晚 EOS 两个月开启 ICO,却因 “9.4” 来了,比 EOS 早 9 个月结束募资。当时社区闹着退币,场面混乱得像灾难片,早期团队基本都走光了,合伙人也因担心安全问题离职。
ICO 结束后,退完币剩下的资金所剩无几,孙宇晨后来回忆说前三年创业基本 “废了”。
交易平台的不同布局与发展
在交易平台这条赛道上,EOS 和波场也做出了不同选择。
2019 年,孙宇晨收购了 Poloniex,撤下严格的 KYC,用户量大幅增加;2022 年又豪掷约 10 亿美元收购火币,直接让 HT 价格短时间内暴涨近 50% 。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孙宇晨在交易平台领域站稳了脚跟。
EOS 母公司 Block.one 则推出了交易平台 Bullish。Bullish 从一开始就把合规放在首位,目标是在美股上市。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又是和上市公司达成协议,又是找有合规背景的 CEO。
可合规之路困难重重,在美国监管的压力下,原本的合并上市协议终止,上市计划暂时搁浅。
而且和其他交易平台相比,Bullish 的交易量和品牌知名度都差了一大截。
USDT 发行:波场的成功与 EOS 的错失
USDT 在公链上的发行,成为波场和 EOS 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19 年 4 月,Tether 在波场发行 TRC - 20 版本的 USDT。
孙宇晨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不仅推出 “数亿元利息补贴” 活动,还拉上 Binance 等交易平台一起造势。
那段时间,他天天在微博上发 TRC20 - USDT 相关内容,就盼着波场能成为稳定币公链霸主。
反观 EOS,明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Block.one 的联创之一 Brock Pierce 同时也是 Tether 的联创,可就是推进缓慢。
等 EOS 主网上线发行 500 万枚 USDT 时,已经比波场晚了 6 个月,市场先机早已被波场抢占。
如今,波场链上的 USDT 发行量高达 597 亿,而 EOS 链上只有 8525 万枚,差距一目了然。
投资风格与监管应对:鲜明对比
在投资方面,孙宇晨和 EOS 母公司 Block.one 也是风格迥异。
孙宇晨被戏称为 “E 卫兵” 交易大师,在 DeFi 领域玩得风生水起。
2024 年 6 月,他投入约 6 千万美元购买 Pendle 的 PT 代币,精准分配到不同 DeFi 项目,收益率相当可观。
像 Ether.fi 项目,22 天就能赚 1% 的回报,年化收益率高达 17.33% ,这操作让传统金融人都直呼 “太激进”。
Block.one 则显得有些 “躺平”。
投资的项目大多雷声大雨点小,比如社交产品 Voice,投入了大量资金,结果发布会不尽如人意,后续还状况百出,最后只能宣布逐步关闭。
现在,Block.one 就靠着囤的 16.4 万枚比特币,过上了 “安稳日子”。
面对监管,孙宇晨自称很擅长打交道。
他通过在世界各地的 “弹丸小国” 任职,像是担任格林纳达常驻 WTO 代表及特命全权大使等,给自己找好了退路。
相比之下,EOS 和 Block.one 就被 SEC 盯得死死的,很多动作都不敢轻易做,发展处处受限。
孙宇晨与特朗普家族:背后的利益纠葛
最近,孙宇晨又因为和特朗普家族搭上关系,引发了不少争议。
他宣布购买 3000 万美元的 World Liberty 代币,这个项目可是特朗普家族推出的 Defi 项目。
后来 TRON DAO 更是加大投资,总投资额达到 7500 万美元,孙宇晨也因此成了项目顾问。
有人说这更像是政治献金,毕竟普通投资者购买这个代币既无法分享公司收益,也不能转售。
甚至还有传言说特朗普上任前夕发的虚拟货币 $TRUMP,背后也有孙宇晨的影子,虽然孙宇晨对此态度不置可否,但这事儿还是在币圈引发了一阵热议。
8 年时间,孙宇晨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创业者,变成了链上钱包有价值 20 亿美元资产,传闻身家达 1000 亿美元的币圈大佬;
EOS 从备受瞩目的 “明星公链”,落到如今市值只有波场 5% 的境地,而其母公司 Block.one 却靠着囤比特币实现资产大幅增值。
在币圈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孙宇晨和 EOS 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币圈的疯狂、机遇与挑战。
未来,他们又会走向何方?
是孙宇晨继续在币圈翻云覆雨,还是 EOS 能找到新的转机?
八年后的今天,35 岁的孙宇晨,链上钱包里目前有价值 20 亿美元的资产,传闻他的身家是 1000 亿美元。
他可以大手一挥,花 620 万美元买一根香蕉艺术品,他已经最大限度地利用规则,撬动资源,并赢得了这场他自己的爆金币游戏。
而更令人玩味的是,在每一个小径分岔的路口,都始终与波场(TRON)背道而驰的 EOS 和 Block.one,今天账上躺着价值 160 亿美元的 16.4 万枚比特币。
命运就这样,实现了某种荒诞的殊途同归。
TRON 与 EOS,也书写了一场加密时代的双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