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应用为您呈现,快乐和您分享!

移动端

收藏本站

欧意下载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V神专访回忆草创岁月:这家机构曾力挽以太坊于危难之际

V神专访回忆草创岁月:这家机构曾力挽以太坊于危难之际

来源:互联网 更新时间:2025-02-11 00:00:00 小编:佚名

V神专访回忆草创岁月:这家机构曾力挽以太坊于危难之际

以太坊联合创办人 Vitalik Buterin 近期接受《吴说区块链》创办人 Colin Wu 的专访,以流利但非母语的中文,分享了他如何与中国区块链社群结缘、对比特币和以太坊文化差异的洞察,以及对区块链未来的期待与挑战。

Table of Contents

万向曾救以太坊于危难

Vitalik 回忆起2014年首次来华的经历,当时他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停留了三周,与中国的矿工、交易所和区块链项目广泛接触。他特别提到,2015 年以太坊基金会面临财务危机时,万向集团以每颗 1.2 美元的价格购买了 41 万颗以太币,这 50 万美元成为救命钱,帮助基金会渡过难关。

此外,他还提及对币乎(Bihu)的深刻记忆,赞扬该平台是中国早期支持内容创作者的创新尝试。虽然该平台最终停止运营,但他相信,随著 Layer 2 技术的发展,属于去中心化社群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

BCH 大区块的理想与失败

针对 BCH 大区块路线失败的原因,Vitalik 坦言,支持者的技术实现与执行力不及预期。他认为,大区块的理念在理论上更贴近用户需求,但因技术实现上的失误,导致社群转而支持小区块的比特币。

他指出,小区块支持者期望通过闪电网路(Lightning Network)实现支付功能,但该技术至今仍面临中心化与稳定性问题,未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相较之下,以太坊的发展更多考虑应用的实际落地与用户需求。

比特币与以太坊:土豪与极客

在 Vitalik 的观察中,比特币文化更偏重于「数位黄金」的价值,而以太坊则吸引了关注公共物品的开发者群体。他提到,比特币的早期社群曾经多元且热衷于文明辩论,但随著2014年的分裂与竞争,更多比较喜欢早期以太坊文化的开发者选择了以太坊。

他认为,以太坊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电脑」,旨在支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而非单纯追求价格或市场主导地位。

相关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