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期待的 HBO 纪录片《Money Electric:比特币之谜》已于台湾时间周三稍早播出,根据《DB News》报导,这部长达约 100 分钟的纪录片指认加拿大软体开发人员 Peter Todd 就是比特币匿名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不过,Todd 已经否认了这一点。
《Money Electric:比特币之谜》的制片人兼导演 Cullen Hoback 因其执导的 HBO 迷你剧《Q:进入风暴》而广为人知,他在剧中声称已确认多名匿名者 Q(QAnon)阴谋论的作者。在近期受到加密社群关注的最新作品中,Cullen Hoback 调查了比特币的起源,并试图追踪中本聪的真实身份。
DB News 总结了这部 HBO 纪录片认为 Peter Todd 是中本聪的几个理由:
2010 年,Todd(用新帐号)在比特币论坛 bitcointalk 上回复中本聪;纪录片中声称他不小心用自己的帐号完成了中本聪的文章两个帐号在几天后都停止了活动Todd 后来实现了文章中讨论的「更换收费机制 」(Replace-by-Fee,RBF)概念该纪录片声称 Todd 使用「John Dillon」这个假名来推广 RBF两人都使用英式/加拿大拼写该纪录片声称中本聪发表文章的时程与学生的时间表一致,周末发表较多Todd 曾讨论过「牺牲」比特币;纪录片暗示这是指销毁中本聪的币在《Money Electric:比特币之谜》播出之前,Peter Todd 在发给外媒《CoinDesk》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如果电影制作人 Cullen Hoback 指认他为中本聪,那就是在「病急乱投医」。
「当然,我不是中本聪。」Todd 表示:「很讽刺的是,一位以制作 QAnon 纪录片而闻名的导演,在这里也诉诸于 QAnon 式基于巧合的阴谋论思维。」
在该纪录片中,Hoback 与 Todd 对质,阐述他关于 Todd 如何以及为什么要隐瞒自己参与比特币发明的理论。Todd 对 Hoback 的说法不以为然并摇头苦笑。
「我承认你挺有创意的,你能想出一些疯狂的论述,这太荒谬了。」Todd 在电影中说道:「但我会说,对,我当然是中本聪,而且我也是 Craig Wright。」
Todd 显然只是在开玩笑,而不是自白:Todd 之前也开过类似的玩笑,他在 2019 年接受「What Bitcoin Did」podcast 节目主持人 Peter McCormack 采访时表示:「我就是中本聪,其他所有人也是。」
持有价值超过 680 亿比特币
中本聪在 2008 年于 P2P 基金会网站上发表比特币白皮书,并在三年后销声匿迹,其最后一封已知的电子邮件是在 2011 年 4 月寄出的。
据估计,中本聪控制著 110 万颗比特币,约占总供应量(2100 万颗)的 5.2% 左右。按照截稿前约 62300 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些比特币价值约 685 亿美元。
中本聪身分谜团
多年来,许多人试图破解可能是现代金融史上最大的谜团:中本聪是谁?有些人甚至认为,中本聪可能是一个团体。
常被人怀疑的人选包括技术专家 Nick Szabo、已故密码学家 Hal Finney 和区块链技术公司 Blockstream 创办人 Adam Back——他们都曾否认自己是中本聪。Szabo 曾是密码庞克邮件列表的成员,在比特币白皮书被发表之前,他就曾提出「比特黄金」(Bit Gold)这个概念。此外,一项针对 13 名可疑人选的争议性研究宣称,Szabo 的写作风格与中本聪最为相似。
比特币白皮书有提到 Adam Back 的 Hashcash 协定和 Wei Dai 的 B-Money。Back 和 Dai 密码庞克邮件列表的成员。
Hal Finney 是第一个针对比特币白皮书做出回复的人,也是第一个下载比特币软体的人,更是中本聪之后第二个验证交易的矿工。2009 年,Finney 被诊断出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俗称渐冻人症),一些人推测 Finney 的健康状况恶化解释了中本聪在 2011 年从网路上消失的原因。Finney 在 2014 年去世前不久接受《富比世》采访时否认自己是中本聪。
澳洲电脑科学家 Craig Wright(被社群戏称为「澳本聪」)曾在英国提起诉讼,试图证明自己就是中本聪,但最终失败了。
在 HBO 纪录片播出之前,大多数人在预测市场 Polymarket 上预测 Hoback 会指认已故美国密码学家 Len Sassaman 是中本聪。然而,Sassaman 的遗孀 Meredith Patterson 接受 DL News 采访时表示,HBO 在拍摄该纪录片时从未与她接触。
资料来源:DB News、CoinDesk、D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