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迷因币曾因其「公平发行」的特点吸引大量散户投资者,但随着Libra 事件的发酵,市场对迷因币的热情逐渐减退,未来的焦点可能将转向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加密项目。
近期加密货币领域的讨论持续升温,尤其是「Memecoins」与其他社交代币,已成为近期热议的焦点。这个话题再次被激起,源自于阿根廷总统Javier Milei 所推动的$Libra 代币崩盘事件,造成超过1 亿美元的损失,并引发对迷因币未来的质疑。尽管Libra 事件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Memecoins 是否将成为过去式尚未可知,但毫无疑问,市场对这类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的代币的热情已逐渐消退,未来的投资焦点很可能会转向更多具有实际应用的加密项目。
Memecoins 与集体无意识
加密货币分析平台CryptoQuant 的CEO 及分析师Ki Young Ju 于昨(23)日发表了引人注目的言论,他将Memecoins 视为「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这一概念源自20 世纪心理学家荣格(Carl Jung)的理论。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共通的记忆和符号,
代代相传,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基础。
Ki Young Ju 进一步指出,动物和名人迷因币反映了集体无意识的深层结构,而其他的altcoins 则属于集体意识的表现。他提到:
动物迷因币象征着巫术与动物崇拜,而名人迷因币则代表着崇尚人类的更高宗教思想。人类的演化始终与共同信仰息息相关——崇拜、组群与合作。
他强调,若能创造出人们信仰的事物,就能在加密领域中蓬勃发展,这对创业者尤为重要。
$Libra 崩盘与Memecoins 的未来,投资者关注转向实用性项目
Libra 代币的崩盘不仅对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还让阿根廷总统 Milei 面临弹劾风险,甚至导致Meteora 的共同创办人Ben Chow 辞职。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反思,许多人认为,这可能是Memecoins 时代的终结,并呼吁对该领域进行更为理性与合理的监管。
这场风波爆发后,许多观点认为Libra 事件是迷因币泡沫破裂的缩影,并反映出市场对「公平发行」的信任不足。
随着Libra 崩盘,风险投资家Nic Carter 认为,这一事件标志着迷因币对散户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走到尽头。他指出:
迷因币的核心价值主张在于其「公平发行」的市场模式,这让散户投资者能够避免与风投公司共同参与低流通、但高稀释价值的altcoin。
Carter 进一步指出,未来投资者将更多关注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他认为:
迷因币的热潮已经结束,未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发行,但这种模式的吸引力已经消退。
无尽的迷因币发行:竞争过于激烈
根据GeckoTerminal 的数据显示,2025 年1 月,超过60 万种新代币问世,其中大多数为迷因币。这样的发行规模引发市场担忧,大家开始质疑过多的加密货币竞争会带来的稀释效应,尤其是投资者的注意力与资金有限,这样的竞争是否会对市场造成进一步的压力。
如果你在币圈一直跌跌撞撞找不到方向!或者说你一直在亏钱!可以关注我
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和行情分析,欢迎咨询,我们有最专业的币圈社区,每日发布行情分析,优质潜力币种推荐。如果你也喜欢研究暴涨山寨币并且对一级市场感兴趣,想第一时间获取市场动向,欢迎加入群聊